UI培训
400-996-5531
我在过去的文章中有说到过,自己在30岁的时候,格外的焦虑。那是种莫名的焦虑、无助甚至感觉自己一事无成般的挫败。
都说男人会得这个“30岁焦虑病”。不知和我一样经历30岁的人是否有过相同的一段时期,刚过这个年龄,近半年来,发现自己头上陆陆续续冒出了几根白发,没有过的时候感受不到,当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接连冒出的时候,就会想是不是自己最近压力太大了。
上周在工作的时候身边一个女孩(也是我们团队的设计师)对着电脑哭一直在哭。发现后我就和她在楼下转了转、聊了聊。
其实都一样,就是工作压力太大了,猛一下来很多工作,做不完,但好像又必须要做,在恰巧碰上家里有些什么事情,自己就绷不住了。她抗了两天,也病倒了... ...
焦虑才是人生真相。
这个时代,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之间的共同特征,我想很多人都会提到【焦虑】。
二十几岁的时候我们焦虑自己的爱情、焦虑收入、焦虑职业前景。
三十几岁的时候我们焦虑家庭、焦虑职场关系、焦虑职业瓶颈。
四十几岁的时候我们也许会焦虑子女的学业、焦虑父母的健康...
作为设计师,由于我们工作的“特殊性”,每一天都是对着电脑做着相同的工作,但每一天的工作似乎又不能套用和重复。
再加上你的老板、客户或是朋友要求“随便搞个LOGO”、“今天就要”、等等的事儿,对于设计师而言都是身心俱疲的损耗。
有人选择用运动去对抗焦虑。
我一直用这个方法对抗这“30岁焦虑病”。每周固定次数的健身,不图健身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维度”上的突破,只希望通过健身,通过大量的流汗让焦虑一起排出体外,也许你适合跑步、适合游泳、或是瑜伽、羽毛球...
总之,如果问你这些年来,哪个运动一直陪伴着你,你的脑海里必须要有一个。你要有一个适合自己身体去“发泄”的方式。在最焦虑的时候放下眼前的工作,去运动,去进入运动时的另一个场景中。
有人选择用旅行去对抗焦虑。
旅行可以去感受相同世界下另一个自己不熟知的世界。
但焦虑常有而旅行却不能常有。说到底,旅行只是一种暂时的放下,有人说旅行可以感受、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所以,有人选择去云南、去西藏,甚至去印度等等,去选择似乎时间在哪里都变慢了的城市。去倾听那里的人、感受那里的佛,让自己从焦虑的都市中抽离出来,再回到那个让自己焦虑的都市中。
过往,我也保持固定的旅行频率,不过我一直把旅行当成给自己充电的方式,谈不上摆脱焦虑。或者说焦虑还在那里,可能只是自己暂时的选择了逃避而已。
有人喜欢用交流对抗焦虑。
如果说运动是让身体“排泄”焦虑,那么交流就是让大脑去排泄焦虑。敢于去表达,哪怕找一个不那么擅长言辞的人让他坐在你的对面倾听也是一种“排泄焦虑”的方式。
很多时候,自信就是焦虑的对立面。焦虑的时候,要学会暗示自己“我很重要”。去找家人、前辈或是你认为的“人生导师”说说自己最近的事情,听听你认为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给你的建议。
前两天听吴晓波老师也提到了焦虑这个话题,他提到了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和他写的一本书“【焦虑的意义】。在书中他反驳了当时美国主流认为的精神健康就是没有焦虑这样的观点,他认为,适度的焦虑对人的创造力和成就有正相关的联系。
很多时候,解药和毒药是并行交织的。减缓焦虑的手段,也许就是要直面眼前的工作,去疯狂的工作。对抗焦虑,除了之前提到的那些“术”之外,最本质和有效的方法也许是不安于现状,去努力、逼迫自己去进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时间、精力的消耗去对抗自己内在的焦虑。也就是用工作对抗焦虑,用工作产生的焦虑对抗自己的工作。
焦虑才是人生真相。
正视焦虑,面对焦虑的时候不要把一切责任归咎于自己。从源头上看,往往很多事情的触发并不是自己的责任。
巴顿将军不是说过: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准不是看他达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路低谷时候的反弹力。
焦虑去吧!找一种合适自己的方式,去正视焦虑、去直面焦虑、去对抗焦虑,最终甚至能和焦虑成为朋友,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感谢大家阅读由平面设计培训分享的“设计师如何缓解焦虑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UI培训官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小编转载自网络,旨在分享提供阅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填写下面表单即可预约申请免费试听! 怕学不会?助教全程陪读,随时解惑!担心就业?一地学习,可全国推荐就业!
Copyright © 京ICP备08000853号-5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508号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